
“做戏咁做”, 这是句调侃人造作、造假、装模作样的粤语。戏子是过去人们对中国传统戏剧演员卑贱称呼。戏子的社会地位虽低,但他们除了带给人们感官的享受, 也同时做了社会教育与历史传承的工作。
魔术,在旧社会称为变戏法,为走江湖的流浪艺人的表演节目。现代社会才把这等表演搬上舞台。但也只是纯粹娱乐。
魔法师;这是西洋人的称呼。魔法听起来很恐布。实际上就是中文所称的法术、道术。在中国现代的称呼就是特异功能,佛教叫神通。魔术是障眼法,而法术是有实际作用的。比如气功治病,驱邪捉鬼等。法术有正邪之分,用之于救苦救难、救死扶伤是为正。以术谋私,谋财害命,迷人心智、骗财骗色是为邪。
我曾听闻在民国初年,有位书生偶遇高人传授仙术。他时常到某佛教名山访友。有一次他应老友某寺住持之请表演仙术。他和和尚两人就坐在一张舖了布的桌子之后,然后吩咐围观的人把想要的东西写在纸条上放入桌上的小竹篮里。他就和和尚坐着聊天,过了一会, 他就说行了,叫大家掀开桌布到桌子底下找。有些想吃家乡的美食, 有想取来家中一幅画的......,结果大家都满愿了。然而时在今日真正有法力的几乎没有。绝大多是都是欺神骗鬼之辈。
马来西亚倒是出了大魔术师,不过技术九流,小孩都知他在玩魔术。管他叫吹泡泡魔术师也不赖。就是下面这位仁兄。
我本来当他做戏的,看来是抬举了他,魔法师更没可能。倒是“吹泡泡魔术师”还挺适合他的。不是吗?你看从他上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