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Traffic Stats

2012年1月25日星期三

一将功成万骨枯(2)

一将功成万骨枯
[ 1 ]  [ 2 ]  [ 3 ]


隋、唐史是一部推翻暴政建立新政的革命历史样板。史上有许多推翻暴政的革命事件,但像李世明这样, 在推翻旧政权后,能迅速安邦定国;施史称“贞观之治”的良政,使国家的政、经、文、教迅速兴盛,,打通丝绸之路,拓展国际贸易,使国家声名远播, 万邦来朝的功绩者实在不多。

常言道:“天时、地利、人和” 乃世事成、败的要素。李世明的成功部份得益于隋文帝所建立的基础。 隋朝是短命的朝代, 前后只有两任君主。隋文帝是个明君,他在位年代,国家的蓄备已达到50年之巨。然而到他儿子隋炀帝时就因好大喜功而迅速败散。

由于隋朝两代间隔很短,施政反差太过强烈。所以李世明的父亲能很快的聚集起许多前朝优秀的人才,迅速推翻及平定各地的反叛势力。李世明在接手江山之后,得益于这些忠心又优秀的文才、武将。对内做到夜不闭户。对外平定外侵,开疆扩土,唐朝势力一度扩展至今日苏俄的贝加尔湖。今日朝鲜半岛也是当年唐朝的疆土。

当然李世明的个人特质也不能忽略。除了才智过人,能纳谏是他的另一个优点。唐朝名臣魏征就是李世明最敬畏的臣子。有些政治人物一上位就不可一世,听不进旁人一言半语,甚至演变成顺我者倡, 逆我者亡。当人们知道领袖不纳忠言后必然都会离开,只留下进谗言的小人,最后亡己, 亡党, 甚至亡国。马哈廸和巫统就是一个现代典型的例子。

魏征死后唐太宗对魏征的悼词成了千古名句。唐太宗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善待部下,赏罚分明,这是所有领袖必备的风范;不管是政治领袖或是企业家。这世上能同甘的人很多, 能共苦的人也不少,唯触能同甘共苦的却少之又少。唐太宗对出生入死的伙伴除了论功行赏外,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以:“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命名画家阎立本为24位建国功臣划像并供俸于凌烟阁内,以资怀念。唐太宗则常常到凌烟阁对着这些画像, 回忆、怀念当年共事的情景。



唐朝24位开国功臣

(1) 长孙无忌(文)  (2) 李孝恭  (3) 杜如晦 (文)  (4) 魏征(文)  (5) 公房玄龄 (文)  (6) 高土廉 (文)   (7) 尉迟敬德  (8) 李靖  (9) 萧瑀  (10) 段志玄  (11) 刘弘基   (12) 屈突通   (13) 殷开山   (14) 柴绍   (15) 长孙顺德   (16) 张亮(文)   (17) 侯君集   (18) 张公瑾   (19) 程知节[程咬金]   (20) 虞世南 (文)   (21) 刘政会   (22) 唐俭 (文)   (23) 李绩   (24) 秦叔宝





[ 1 ]  [ 2 ]  [ 3 ]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