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朋友处理一些电脑上的问题时, 想起了一段在山城卖电脑的往事。
80年代初, 在佛友的介绍下,到霹雳州北部一个小山城的电脑公司当经理。名是当经理实是一脚踏。这个山城也是闻名的旅游景点,风景优美,气候凉爽非常适合居住。只是这里的人给我的感觉却是很小气。不像在渔村里的人开朗、豪放。
我的老板是一群当地仕绅, 有做小生意的,也有捞偏门的。从台湾引进一些仿制的苹果电脑,然后批发给当地的零售商。那个年代虽是个人电脑在全界热腾的年代。但是那时的电脑和今天大家所用的实在是天差地别。不止速度慢(8Mhz),内存(64~256KB)少,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Widow"及滑鼠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也就是文书处理、电子试算表及只适合美国的会计软件等。要训练一个员工操作一台脑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及很长的时间。用的人很辛苦, 卖的人更辛苦。
在那个年代,在这个人口少, 普遍教育程度不高的小山城卖电脑你可想想那是多么困难的事。
有个分销商脑筋灵活, 除了店面零售也开设电脑班。向我公司买了十几台仿造“青苹果”(Apple II)。就开起班来了。但是事与愿违,还是很难把电脑销售出去。因此积欠了我司不少钱。
虽然如此, 我还是常常上他店给他技术上的帮助,还免费帮他解决一些不是由我司代理的电脑问题。可是人心隔肚皮,他为了赖账。竟然起了歹心。
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说他教学用的电脑全坏了,意思中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