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腐虫生塞翁失马(上) 塞翁失马(中) 塞翁失马(完)“物腐虫生”这句成语出自宋朝,苏轼(东坡)《范增论》:“物必先腐也, 而后虫生之。” 范增是秦未时的抗秦英雄。史上有名的鸿门宴就是出自他手。楚霸王项羽本来有机会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然而优柔寡断的项羽却让刘邦逃跑了。而刘邦逃脱后, 知道范增的厉害。就一方面造谣中伤范增, 另一方面挑拨离间项羽和范增的感情。项羽有勇无谋, 结果中计而疏远范增, 最终为刘邦所灭。范增的谋略和项羽的勇武本是最佳的搭配,独霸天下指日可待,却因内部的茅盾而破灭。。”然而千年的历史经验却未被后人所重视。不断重覆着同样的悲据。我在槟城的中学母校就是一个例子;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三千余名学生的名校, 沦落至只剩四十余名学生, 濒临倒闭的学校。在商业场合为了利益斗个你死我活不足为奇。但实在很难想在一间传授优秀中华文化的华文学府里,竟也自个儿斗个稀里糊涂。乐团之争我加入华乐团后担任第一二胡手和板胡手。第二年就被选为团长。当时学校有三支乐队,铜乐队、手风琴队和华乐队。乐队的主要顾问是当时槟城一位颇有名气的音乐家。华乐的指导是聘请的兼职老师。手风琴队比较特属,主要成员是来自印尼的华裔学生组成,由学长传学弟、妹,没有特别的老师指导。另一名则是学校的训导员(以下称“训”老师),本是铜乐队员,毕业后留校任职训导员并督导铜乐团。解散前的華樂團排陣裂解之因一华乐团当时成立不久,还算很新。团员中又分帮立派,主要是“小左”及“小右”两派。“小左”的团员都是校外一个文艺团体的成员,“小右”的团员则与一个佛教团体有关。而“小右”派和校外的老师较密切。而且掌握了执委会。我接掌乐团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